一、专业介绍
设施园艺专业是现代农业技术与工程技术交叉的前沿专业,聚焦于温室、大棚等人工设施环境下的植物高效生产与管理。
依托升本专业—园艺技术专业是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,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,陕西省高职院校一流专业、国家“双高”专业群核心专业
主修课程:数字农业技术、园艺种苗生产、设施园艺环境工程、园艺设施设计与建造、设施果树生产、设施蔬菜生产、设施花卉生产、园艺产品采后处理、园艺植物育种等。
就业方向:毕业生主要面向园艺种苗生产企业,园艺产品生产企业,园艺行业科研单位和国家农技推广部门等,从事设施蔬菜生产、设施果树生产、设施花卉生产、设施园艺种子种苗繁育、园艺设施使用与管护、设施农业园区设计施工、设施园艺新技术推广和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等工作。
二、专业教学条件
师资力量雄厚:拥有陕西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、师德示范团队等荣誉,团队共有教师26人,其中专任教师16人,校外兼职技术专家10人,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人,副教授5人,讲师8人,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为50%;3人为博士研究生,占比18.75%,1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,占比93.8%。“双师型”素质教师15人,占比93.75%,、专任教师与专业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之比为1:16.4。含省级教学名师2人、产业体系专家2人、科技特派员3人;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国奖2项,主编“十四五”国家规划教材1本。
实训条件优越:依托国家杨凌农业示范区,共建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实训中心、现代农业技术技能创新平台,校内建有国家级双师基地、陕西省草莓工程中心、果品质量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及多个研发中心,保障实践教学与科研创新。目前园艺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仪器、设备、设施总值超过1155万元,专业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.39万元。
三、校企合作情况
专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,推进产教融合,先后与2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,其中大中型企业(行业龙头企业)占比50%以上。其中,专业与陕西杨凌农科集团、陕西果业科技集团、陕西艾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、杨凌雨露设施农业工程有限公司、杨凌秦岭山现代农业有限公司、深圳诺普信农化有限公司、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、陕西旭田光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在专业建设、课程开发、课程体系构建、教学内容改革、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的制订等方面,建立了深度密切合作关系。
四、科研及社会服务情况
团队发挥专业特长,扎实服务企业,形成了一支以科技特派员、产业体系岗位专家、“三区”科技人才为主体,以专业教师为骨干的为农服务团队,其中马文哲教授获得“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”称号。近五年,团队承担厅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7项,到账经费358万元;承担地厅级以上纵向教学改革项目6项(28万元),获横向技术服务费137万元;发表论文80篇,获专利5项,育新品种2个,制定标准8项。研发智能管控、省力化栽培等新技术,破解企业生产难题20余项,带动就业超5000人,助农增收2036万元。
依托10个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和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培育班,培养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领军人才。连续19年承担农高会咨询服务活动,连续15年承担陕西省教育厅赴15个县(区)的科技之春农技咨询活动及科技下乡活动,开展农技咨询3400余场,为农民答疑解惑10万余次。园艺专业教学团队近五年平均每年开展专业培训2515人次,2024年开展培训1580人次,为在校生人数的6倍。
五、专业荣誉
获省级及以上教学领域相关奖励26项,其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,获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国家级三等奖2项,省级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,行业赛获奖2项,获微课大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,团队成员主编教材《果树生产技术(北方本)第二版》入选“十四五”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。
六、海外办学情况
依托上合组织农业基地,专业培训巴基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师生120余人,建有杨凌职业技术学院-古利斯坦国立大学现代农业学院海外分校;在哈萨克斯坦成立、吉尔吉斯斯坦分别成立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,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1个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,共同培养国际农业技术人才。开发制订国际课程7门,并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分享,应用学生200人次。